您的位置: 首頁 >汽車 >

評測:吉利嘉際MPV怎么樣及長安馬自達CX-5怎么樣

2022-08-10 00:10:20 編輯:習冰玉 來源:
導讀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以來,國內的MPV車型市場競爭愈發(fā)激烈。但有個問題一直不容忽視,性能好的車型是價格很貴,便宜的又車型又不是很完美。今...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以來,國內的MPV車型市場競爭愈發(fā)激烈。但有個問題一直不容忽視,性能好的車型是價格很貴,便宜的又車型又不是很完美。今天測試的吉利嘉際外形屬于較高的水平。那么其他方面的表現怎么樣呢?

嘉際的外形走的是年輕化設計路線,MPV車型上延續(xù)了吉利家族化的設計元素,轎車上的設計語言也被運用到了車身上,對于品味非常獨特的消費者也愿意多看一眼。車身兩側的大燈采用了和前格柵一體式是設計,內部采用了熏黑處理。該大燈在結構上采用了遠近光一體的設計,光源是帶透鏡的LED光源。轉向燈采用的是辨識度很高的“三道杠”造型,點亮效果很有特點。

內飾設計整體感強

內飾部分的設計依舊亮點頗多,中控T字區(qū)具有很強的層次感,依舊是偏年輕化的設計理念,全液晶儀表雖然尺寸只有7寸,但是分辨率和流暢度都沒問題,足夠日常使用。調整駕駛模式按鈕在擋把后方,旋鈕操作感覺比較趁手。中控臺彩色大屏擁有12.3英寸的尺寸看著很爽,內置使用的導航為高德地圖,可以輕松滿足日常導航和路況信息內容。此外,系統(tǒng)內置了名為GKUI吉客的智能系統(tǒng),能夠實現在線的音樂播放、信息查詢、路況信息等功能。略帶遺憾的是不支持CarPlay。

座椅舒適上檔次

吉利嘉際的頂配車型,前排兩個座椅都擁有通風和加熱功能,座椅的造型也比較上檔次,配色和縫線等細節(jié)處的做工都具有很高水準。第二排座椅還可以調節(jié)靠背角度和前后位置,此外獨立座椅還擁有獨立的扶手。第二排座椅前方備有一個長方形的儲物格,可以放手機用,很貼心。第二排乘客一共能有三個USB接口可以使用,可以滿足日常的手機使用需求。

動力充沛駕駛輕盈

測試車型為1.5TD+48V輕混車型,最大功率為190馬力,最大扭矩為300牛·米,匹配的是一臺濕式7速雙離合變速箱,官方提供的綜合工況油耗為5.9L/100km。這輛車在實際駕駛中轉向很輕盈,即使力氣不大或是女性駕駛者也可以很輕松的駕馭這臺大家伙。調成運動模式之后轉向會變沉一些。

總結

嘉際的外觀可以吸引很多80、90后的年輕家庭注意,而它不論是從內飾做工還是配置動力方面都有著與外觀相媲美的不錯表現,值得推薦。

馬自達汽車在市場上一直都是非常受歡迎的汽車品牌,不僅做工出色而且性價比也非常高。其中馬自達CX-5就是一款比較出色的代表性車型,外觀設計相當出色而且內在的配置非常實用,深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外觀方面:

馬自達CX-5整體造型十分年輕動感,也是一款比較經典的SUV車型。前臉采用大尺寸的倒梯形進氣格柵設計,內部采用了熏黑色處理。并輔以大量的鍍鉻飾條包視覺邊,辨識度相當炫酷。兩側LED燈組采用了開眼角設計,整體的視覺沖擊力也非常強。車身側面采用了雙線的設計動感十足,長寬高分別為4555毫米,1842毫米和1685毫米,軸距達到了2700毫米。尾部為分體式尾燈和雙邊兩出排氣布局,進一步提升了運動氣息。

內飾方面:

馬自達CX-5內飾設計也是非常大氣的,雖然在中控臺上搭載了一款小尺寸多功能觸摸顯示屏,但功能實用性較強。支持時下比較流行的手機互聯,語音控制等實用功能。三輻式的多功能方向盤以及兩側車門處,均是采用大量軟質材料覆蓋,觸感比較舒適。內在的科技感非常濃厚,符合年輕消費者的用車需求。

空間方面:

馬自達CX-5乘坐空間上表現中規(guī)中矩,因為車頭比例偏長,導致整個駕駛艙和行李廂都很靠后。為了平衡車內空間和行李廂空間,導致兩部分都顯得比較緊湊,相比于同級別車型沒有太多優(yōu)勢可言。將第一排座椅調至最低,腿部和靠背調至最佳舒適的位置,前排頭部空間達到一拳。后排的頭部空間為一拳,腿部空間達到一拳半左右。后備箱的空間也顯得較為緊湊,不過座椅支持調節(jié)使得后備箱空間可以進一步擴展。

動力方面:

動力上馬自達CX-5搭載的是2.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196馬力,峰值扭矩達到252牛米。傳動系統(tǒng)匹配一款6AT變速箱,動力輸出非常平順。

總結:

作為新款車型增加了遠程控制系統(tǒng),可以非常方便的通過手機對車輛進行操控。馬自達CX-5主要面對的就是年輕消費群體,十分適合那些有一定經濟實力,追求個性,且特立獨行的年輕人。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