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在之前的文章研發(fā)費用超千億,蘋果真的沒有創(chuàng)新嗎?中,曾分享過 iPhone 上獨有的硬件以及亮點,其中提到“超過 600nit 的高亮屏幕,以及超低的屏幕反射率”,iPhone 7 采用了更亮的屏幕以及更低的反射率,屏幕亮度為 625 尼特,但在打開自動亮度調節(jié)后,iPhone 7 的峰值亮度可以達到 705 尼特。將 iPhone 亮度調節(jié)至最高,即使是在強烈的太陽光下,這樣的亮度使得用戶在下陽光下也可以清晰瀏覽屏幕內容,對此有用戶反饋:自己的 iPhone 在調至最大亮度時依然很暗,很難看清內容。如果你的 iPhone 屏幕突然變暗或者在陽光下很難看清,可以通過以下 5 點進行排查。
1.在使用 iOS 13 的設備上,如果開啟深色模式,iPhone、iPad 會根據周圍光線調節(jié)壁紙的明暗度,如果你的設備屏幕突然變暗,其實并不一定是硬件出現了問題。
該功能在 iPadOS 上同樣適用,以 iPad 為例,依次打開“設置 - 壁紙”并關閉“深色外觀下調暗壁紙”,這樣壁紙就不會自動變暗。
2.亮度自動調節(jié)
在 iPhone 中有一項“亮度自動調節(jié)”的功能,此功能是根據設備周圍的光線條件來自動調整亮度,在光線較暗的地方,傳感器會調低屏幕的亮度,而在光線較亮的地方,則會調高屏幕的亮度。默認情況下,自動亮度調節(jié)功能處于打開狀態(tài)。如果你不習慣使用這項功能,可以在 iPhone 上依次打開“設置 - 通用 - 輔助功能 - 顯示調節(jié)”中關閉自動亮度調節(jié)功能。
3.原彩顯示
在 iPhone 8 以及更新型號的設備中,蘋果增加了“原彩顯示”功能,這一功能是利用先進的多通道感應器來調節(jié)顯示屏的顏色和強度,以適應環(huán)境光線, 讓圖像顯示更為自然。
這意味著,此功能會通過環(huán)境光線自動調節(jié)屏幕顯示的冷暖效果,如果您不習慣使用,可以在 iPhone “設置 - 顯示與亮度 - 原彩顯示”中關閉。
4.放大器
iPhone 上有一項非常實用的功能,叫做“放大器”,“放大器”讓我們可以使用 iPhone 上的相機來快速放大事物。如果您在使用此功能時,發(fā)現屏幕顯示忽明忽暗,可以在 iPhone “設置 - 通用 - 輔助功能 - 放大器”中關閉“自動亮度調節(jié)”功能。
5.溫度
除了設置以外,當設備溫度過高,屏幕亮度將會自動變暗,所以不要長時間在高溫下使用設備。
在早期的 LCD 屏幕上,由于技術不成熟的原因,的確存在強光下看不清內容的缺陷,相比來說同時期的 OLED 屏幕就略勝一籌。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一問題早已解決,目前大部分的 LCD 屏幕可以達到 600 尼特以上的亮度,以 iPhone XR 為例,最高亮度為 625 尼特,再加上低反射技術,可以輕松應對強光環(huán)境。
如果以上設置均無法解決,建議去蘋果售后檢查屏幕是否存在質量問題。
當我們在 iPhone 中登陸 Apple ID,并開啟 iCloud 中的“查找我的 iPhone”之后,激活鎖就會自動開啟,以此來保護設備和個人信息安全。
如果您在抹除數據或刷機之后查看到激活鎖,則必須要輸入正確的密碼才能繼續(xù)正常使用您的設備。
刷機后忘記 ID 鎖密碼怎么辦?您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嘗試解決問題:
1.嘗試找回您的帳戶和密碼:
您可以通過提供一些信息來更改或重設您的 Apple ID 帳戶的密碼,例如綁定的郵箱、手機或當時的注冊信息等。
登陸蘋果官方帳戶管理頁面,并根據提示進行操作:
如果您也忘記了 Apple ID 帳戶,可以點擊下面的“查找 Apple ID”。
2.聯系蘋果官方客服:
如果您無法通過以上方式找回密碼,或設備中綁定的 ID 并不是您自己的,請嘗試聯系蘋果官方客服:
您可以通過在線聊天的方式進行聯系:https://getsupport.apple.com
也可以直接撥打蘋果客服電話:400-666-8800
在您聯系之后,可能需要提供購買憑證進行申請,需要經過官方審核之后才能解鎖。
為避免此類情況,請您盡量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 iPhone 或其它蘋果設備,使用您自己的 Apple ID ,不要在設備上登陸他人的帳戶,并牢記密碼和確保自己帳戶的安全。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