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體育 >

世界十大最危險運動 世界十大最危險運動分別是哪些

2022-08-18 05:57:21 編輯:莫錦蝶 來源:
導讀 大家好,小美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世界十大最危險運動,世界十大最危險運動分別是哪些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徒手...

大家好,小美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世界十大最危險運動,世界十大最危險運動分別是哪些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徒手攀巖:攀巖起源于18世紀的歐洲,1970年成為一項獨立的運動。徒手攀爬是指沒有任何外部輔助力量的攀爬,只依靠攀爬者自身的力量。徒手攀巖需要人們在各種高度和角度的巖壁上連續(xù)完成轉彎、引體向上、拖地甚至跳躍等驚險動作。集健身、、競技于一體。它是一項刺激而優(yōu)美的極限運動,被全世界攀巖愛好者稱為“懸崖上的芭蕾”。

2、蹦極:蹦極起源于太平洋的瓦努阿圖群島,是當地青年的成人禮。瓦努阿圖有一個叫彭特科特的島,那里的居民每年4月和5月都會舉行“死亡跳躍”。男孩們把一根藤條綁在腳上,然后跳下30多米高的“平臺”,以證明他們已經成為可以獨自面對危險的成年人。

3、基跳:基跳是極限運動中的滑翔項目,比跳傘更危險?;S通常在固定物體上起飛,如高樓、懸崖、塔、橋等。由于距離有限,打開傘包只需要5秒鐘,在空中很難調整姿勢和動作。只有跳傘經驗豐富的人才能進行基跳,但不可能萬無一失。

4、高飛:自從1997年亞洲第一位飛行員柯受良先生駕駛三菱跑車成功飛越黃河后,高飛似乎成了一個受歡迎的職業(yè)。有的飛過湖口,有的飛過楚漢洪溝,還有一個參與者英勇的飛過楚漢洪溝,還有一個參與者在飛越長城的過程中壯烈倒下,他的坐騎竟然是一輛自行車。高空跳躍是一項威脅生命的運動。從事這項運動需要勇氣,但最重要的是依靠尖端科技的安全性??孪壬w越黃河的時候,他的跑車馬力很大,可以在短時間內加速到150公里。為了防止車身意外損壞和爆炸,該車配備了3秒自動熄火裝置。車內還有完整的計算機系統(tǒng)和自動操作裝置,可以應對各種可能發(fā)生的事故。如果沒有這樣的安全保障,我勸你不要玩這種危險的游戲。

5、高速賽車:在跑道上駕駛時速300公里的賽車,在限速中感受人與機械的完美結合,真的是一種刺激又奇妙的體驗。在高速賽車的過程中,挑戰(zhàn)的當然是車手的技術和反應速度,但與此同時,人類也在與死神進行一場危險的游戲。

6、潛水:不要懷疑你的眼睛。跳水已被正式列為極限運動之一。它挑戰(zhàn)了人類在水下世界能走多遠。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潛水休閑方式看似與挑戰(zhàn)身體極限無關,卻面臨著同樣的危險。省作家三毛的情人荷西在帕爾馬島潛水時發(fā)生意外。

7、登山:登山當然是人類挑戰(zhàn)自然最生動的例子。體能的培養(yǎng)、呼吸方法、步法的調整,都是沖擊體能極限不可或缺的寶貴經驗。這一切都來自于系統(tǒng)的、專業(yè)的訓練,試圖繞過這個過程無疑是危險的。幾年前,一系列業(yè)余登山隊員遇難,這是一個非常慘痛的教訓。登山需要尊重科學,在科學訓練法的嚴格指導下進行。登山運動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在知識、體能、裝備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千萬不要因為年輕氣盛就盲目冒險。

8、野外生存:不知道為什么現代人非常喜歡這種休閑方式,但是叢林和山野之間的游戲規(guī)則,并不是一兩個所謂的《野外生存指南》就能解釋清楚的。一旦發(fā)生危機,只有兩種選擇,要么等待救援,要么面臨死亡。

9、滑降:在所有陸地滑翔運動中,滑降是最接近極限運動目的的項目之一。下坡滑雪速度快,變化大,身體與自然和諧,給人以刺激和享受。人們情不自禁地追求和參與,卻忽視了自身的安全,這是速降滑雪最危險的問題。下坡滑雪很容易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感到興奮,尤其是年輕人,他們經常不顧自身技能的不足而進行速滑。這時不僅容易對自己造成傷害,對其他滑雪者也是如此。此外,準備不足、地形不熟悉、睡眠不足或身體狀況不佳都將是潛在的危險因素。

10、耐饑耐寒:這是極限休閑運動中沒有提到的一個項目,但隨著一系列挑戰(zhàn)饑餓的行動開始,耐饑耐寒似乎成為了一種時尚。2003年9月,魔術師大衛(wèi)布萊恩在倫敦泰晤士河上懸掛的一個大玻璃盒子里獨自度過了44天,沒有吃任何食物,只喝水。我無法想象這項運動有什么樣的極限挑戰(zhàn)性,但相對來說,在大家的視野中,耐饑耐寒可能是唯一沒有生命危險的休閑運動。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精彩推薦

圖文推薦

點擊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