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jīng)網(wǎng).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大家好,小安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2021年入伏時間幾月幾日,今年三伏天共幾天什么時候結束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華社天津7月11日電(記者周潤?。?ldquo;入伏”啦!7月11日,“三伏”大幕正式開啟。專家提醒,“入伏”后,全國多地將會進入持續(xù)高溫模式,公眾要注意防暑降溫。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我國古代以“干支”法記錄年、月、日,即用“十天干”配“十二地支”,所以,每隔10天就會出現(xiàn)一個“庚日”。
依傳統(tǒng)歷法規(guī)定,夏至后第三個“庚日”起進入頭伏,第四個“庚日”起進入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起進入末伏,合稱“三伏”。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有時是10天,有時是20天。
什么情況下中伏是10天或是20天?羅澍偉解釋說,這與夏至后第一個“庚日”出現(xiàn)的早晚有關。測算發(fā)現(xiàn),如果第一個“庚日”出現(xiàn)在夏至的5天之后,那么從夏至到立秋的45天中,只能有4個“庚日”,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距進入中伏的第4個“庚日”,只有10天時間;如果第一個“庚日”出現(xiàn)在夏至后的5天之內,那么從夏至到立秋的45天中便會出現(xiàn)5個“庚日”,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距進入中伏的第4個“庚日”,要有20天的時間,民間俗稱“倆中伏”。
具體到今年的“三伏”來說,7月11日至20日為頭伏,7月21日至8月9日為中伏,8月10日至19日為末伏,前后長達40天。
“入伏”后空氣濕度增大,再加上持續(xù)高溫,極易發(fā)生“中暑”現(xiàn)象。“‘隱伏避盛暑’,公眾需做好防暑降溫措施,老、弱、病、幼等體質較弱人群盡量減少外出活動時間。若外出,一定要采取防暑措施,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等,并隨身攜帶一些防暑藥物。”羅澍偉結合民間傳統(tǒng)和養(yǎng)生專家的建議說。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天伊始,天氣炎熱,人的精神容易倦怠,食欲不佳,而餃子、面條和烙餅雞蛋,都是開胃解饞的“平補”美食。“吃入伏餃子,意在平安度夏。吃完餃子,再喝一碗熱乎乎的餃子湯,出一身汗,在補充體力的同時,還可排除體內濕毒。”羅澍偉說。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jīng)網(wǎng).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