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對于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們,似乎分不清楚走馬和跑馬的分別,以為都是騎在馬上跑,其實這里面是大有講究的?! ●R在蒙語里叫角拉慕容,哈語里
對于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們,似乎分不清楚走馬和跑馬的分別,以為都是騎在馬上跑,其實這里面是大有講究的。
馬在蒙語里叫角拉慕容,哈語里面是角勒噶阿特,走馬和跑馬一樣,要看馬的級別。
但是一般的走馬相對而言比一般的跑馬受歡迎,主要原因是實用價值。
在牧區(qū),馬就是牧人的腿,畢竟馬走的時候多數(shù),走馬快而平穩(wěn),同時地形上允許馬跑的地方不是想象的那么多,所以走馬相對受歡迎。
在蒙古族, 哈薩克,藏族等等游牧民族里面有大量的走馬愛好者,但是能擁有一匹好走馬的卻是相當小的比例。
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就要從什么是走馬說起。
所謂的走馬,從性能上說,就是能高速平穩(wěn)的用快步騎乘的馬。
從速度來分又有小走,一般的走,大走。
從步態(tài)上分,又分為前顛后走,對側步。
從遺傳的角度則分為先天的(胎里帶)后天的(壓出來的走)。
因此,你的馬有走和你的馬“走得很大”完全是兩碼事,有走是有“走”這種步態(tài),走大則是走得很厲害。
不管是先天還是后天,有走的馬就不多,高級別的就更少,它的實用型又明擺在那里,所以自然不是一般的跑馬能望其項背的。
什么叫好的走馬?
就是短途能夠有很快的速度,長途有相當?shù)哪土?,操控性好,年齡合理,結構好,相貌好等等。
你不要指望好走馬的嘴軟,厲害的走馬都是暴躁的性格,性格急了才走得快,同時急了又很容易跑,由于經(jīng)??刂平R嘴都硬,相當于不斷的踩剎車。
對側步,使馬匹同側的前后兩肢同時離地和落地,兩側交替進行。分自然形成和人工形成兩種。
馬蹄落地呈兩蹄聲,為兩節(jié)拍步法。
馬的步法分為自然步法和人工步法。自然步法有慢步、快步、跑步和襲步,在一些馬匹中還有對側步以及快慢步。
人工步法是經(jīng)過訓練獲得的步法,包含特快慢步、快慢步、狐式快步與單蹄快步,以及對側步。
走馬,最著名的莫過于一尊被稱之為“馬踏飛燕”的青銅器。
1969年出土于甘肅省武威雷臺墓。
東漢時期鎮(zhèn)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xiàn)藏甘肅省博物館。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為10.1厘米,重約7.15公斤。
1982年3月,丹麥賽馬協(xié)會主席金斯·伊伏來到了武威,當他看到這匹銅奔馬時,經(jīng)驗豐富的他立刻指出,這可不是一般的馬。
它身體同一側的兩條腿同時向前邁出,這在馬術上叫對側步,這種步伐可以避免馬在小跑時,前后蹄碰撞發(fā)生危險。
只有受過特殊訓練的馬,才會用這樣的步伐走路。后來,經(jīng)過專家的研究才發(fā)現(xiàn),原來銅奔馬的真實身份是一匹“走馬”。
這里說的“走馬”,是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一種馬術比賽用馬。
和賽馬不同,走馬不是單純比賽馬的速度,而是一種觀賞馬的獨特步伐為主,穩(wěn)中求快的娛樂活動。
他以馬的步伐穩(wěn)健、姿態(tài)優(yōu)美為主要的評比標準。
另外,走馬的裝扮和騎手的穿戴,馬和人配合的程度,還有整體上的美觀等也都是評比的內(nèi)容,這和現(xiàn)代馬術中的“盛裝舞步”很相似。